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-白嫩少妇激情无码-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-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

最憶童年讀書時
2020-12-03 15:57:29          編輯:周媛 | 作者:張雄文          瀏覽量:6221

孩童時代,與我家共著一個堂屋的鄰居,男主人在村里任過多年的村支書,個兒不高,能說會道,依輩分我們幾個兄妹叫他哥哥。他小父親幾歲,卻膝下寂寞,無兒無女。我們泥鰍一般串門時,他與堂嫂頗為歡喜。

一次我偶然上門,沒見一個人影。他家除桌椅、碗柜等幾樣簡單的杉木家具外,幾乎空空如也,平素出去便不大鎖門。我正準備打轉,忽然瞥見打開的破舊柜子一角赫然放著本書;好奇地拿過來一瞧,是部磚頭厚的《水滸傳》,封面一角已深深蜷曲起來,像門前陽光暴曬下的一片芭蕉葉;隨手翻了翻,多半是陌生的繁體字,許多字眼只能猜測。饒是如此,我的心依然怦怦直跳,有著在“山路上閑走,驀然發現一枚閃著金色光芒的鉆石”般驚喜。

這部書在我眼里是稀罕的珍寶,在鄰家堂兄那兒大概也是。他家也不寬裕,堂嫂有積年的慢性疾病,一年到頭捧著空了滿、滿了又空的陶瓷藥罐,不會有閑錢買書。我已無暇探究書從何處來,也不敢向堂兄開口借,生怕他不肯,神差鬼使地拿上書,如疾走的野兔一般穿過堂屋,溜回了自己家。

幾個晝夜后,我跳過所有的景物描寫和詩詞,囫圇看完了全書。這是我最快樂也最擔驚受怕的日子。那時課堂上還沒學過魯迅先生的《孔乙己》,不知道原來“竊書不算偷”,第一次擔了“賊”名,半夜里的床上還偶爾驚醒,生恐堂兄火冒三丈找上門來。路上遇見他迎面過來,便急忙遠遠躲過,閃在了高高的稻草垛背后或者椿樹影里。最后一頁翻完,被高俅等人害死的宋江“累累顯靈,百姓四時享祭不絕”,我在一腔幽幽怨憤里長噓一口氣,賊著眼,找了個機會鬼鬼祟祟溜進堂兄家,將書放回了原處。

多年后我才發覺,偷來的書讀起來是如此記憶驚人,勒進石頭一般印象深刻。而今自己有著一間寬敞的書房,兩邊書架里滿是簇新的書籍,可以風晨雨夕從容不迫讀書。書一合上,多半內容卻已忘卻了,像彬彬有禮的上古賢士,將別人送上的禮物又立馬原封不動還了回去。我讀完堂兄的書,便能說出一百零八將的主要故事和多半好漢的綽號,還能學著父輩們屋前講古的語氣繪聲繪色說給弟妹們聽,關鍵時刻還能老練地賣點關子,引得他們欲罷不能,屁顛顛地做著原該我做的家務,以當作交換條件。

一個涼風如水的夏夜,四周寂寥,蟲聲唧唧,屋后的大株山偶爾傳來一兩聲“哭鳥”(貓頭鷹)的悲鳴,我與同睡在廂房的兩個弟弟又開始鉆在被窩里講《水滸》。夜已深時,弟弟們還毫無倦意,牛皮糖一般粘著我往下講。說到沒羽箭張清如何一顆石子一個,打得前來圍攻的梁山好漢潰不成軍時,弟弟們似乎不甘心目中的梁山英雄們打不過張清,大聲爭辯起來,說我是瞎編。這時,門忽然推開了,從礦山回家休探親假的父親笑著進來,夸獎了我的記憶,弟弟們才終于服氣。多年后,父親閑聊間還常常眉飛色舞地說起這一幕,臉上滿是以我為榮的自豪,將我的記憶拉回到青澀而快樂的童年讀書時代。

大概喜歡讀書的緣故,我少年時代比較文靜,甚或有點過于老成,喜歡模仿大人的舉止,不像兩個弟弟那么猴兒般野。每每隨父母走親戚,我很少與同齡伙伴外出瘋玩,而是常常留意有無書報。書籍自然如同我家一般難覓蹤跡,但那時包裹食物或者別的用品偶爾用的是廢舊報紙,若能找到污跡斑斑的一張,我半天的時光便能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里飛快流逝了。

父親見我喜歡讀書,開始設法收集單位里一些被人遺棄的雜志,將它們從幾十里外帶回來,時斷時續,沒有定準,卻令我如獲至寶,大開眼界,諸如《人民文學》《收獲》《十月》《上海文學》,最多的是與工人有關的《主人翁》和《支部生活》。第一次讀到賈平凹的《鳥窠》,便在當時的《人民文學》上。我住在鄉間,生活的圈子小,周圍沒有姓賈的人;文中多次舒緩而怪異地寫到“它(毛驢)的眼睛被布蒙住了,套著磨桿,走著一圈,又一圈;我跟著毛驢的屁股,也走著一圈,又一圈”,因而對“賈平凹”三個字印象極深。不想多年后,賈平凹名聲如日中天,我已步入鬢毛掛雪的中年,他仍然筆如泉涌,銳氣不減當年。


責編:周媛

初審:王珈   二審:唐劍華   終審:易士強

  下載APP